当孩子有了一定行动力后,很多家长逐渐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不乖、不听话了,喜欢和家长对着干,到处乱跑,有时还会打人,捣乱,甚至做一些危险的事情,这让许多家长十分头疼,那么,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,树立规则意识的方法有哪些?
邻居家的孩子今年3岁了,性格外向很讨大人喜欢,但唯一不好的就是特别霸道,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,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会据为己有,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哭闹,摔东西,甚至动手打人,也因为这个原因,小区里的孩子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。
很多家长也因为这个事情和邻居探讨过,可是邻居却说,孩子这是闹着玩呢,等到大一点就好了。其实,邻居大姐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,如果家长不及时给孩子立规矩,孩子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失控,当一个孩子真正长大、有足够力量时,他的行为必然会让你感到更加头疼。
那么,什么时候给孩子立规矩最合适?
孩子2 岁以前,还没有形成规则意识,缺乏理解和行为控制能力,通常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,此时家长不用急着给孩子立规矩。孩子2 岁以后,开始进入规则敏感期。同时,他们也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和初步判断能力,进入了独立的第一阶段。
此时只要父母管教得当,孩子就会从挑战规则,到被提醒后愿意配合,再到不需要提醒就能遵守,逐渐成长为一个自律的人。通过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,能帮助孩子建立充分的安全感,不断扩展自己的自由空间,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。
规则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,是在外界的引导下,逐渐在内心建立的行为准则。规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,从家庭的内部规则到适应外部社会规则的过程。
两者都需要父母的成长和教育者的提升。对于孩子来说,规则意识的启蒙和建立最初主要来自家庭。孩子只有懂得规则,才能自律,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
那么,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,树立规则意识的方法有哪些?以下是戒除网瘾学校老师的建议和方法,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。
1、树立规则意识的方法:让孩子参与规矩制定
由于孩子缺乏自制力,所以才给他们制定规则。制定规则是为了约束孩子的行为,而不是惩罚孩子。所以,规则的制定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可,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。
家长可以与孩子商量后再制定规则,当然,在制定规则时,家长要用简洁的语言把遵守的每一项规定跟孩子讲解清楚。只有孩子理解了规则,他才能更好地去遵守。
2、树立规则意识的方法:家长要严格遵守
有的家长制定规则,当遇到孩子撒娇、哭闹时,就会完全忘记制定的规矩,既然要给孩子制定规矩,就必须严格遵守。
小孩好叛逆怎么办 孩子不去学校,厌学,叛逆,打父母,顶嘴,威胁父母怎么引导孩子改正这些坏习惯,习惯影响孩子一生,专业指导老师在线解答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,让你教育孩子轻松无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