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在每一个阶段虽然会有各种需求交叉出现,但总会有一个起主导作用,决定孩子做出的各种行为。
所以,家长若想要减少孩子叛逆的程度,将伤害最小化,就得注意到孩子不同时期的需求。
2岁孩子的叛逆——“逞强”2岁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自我意识,但是往往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。他们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,做任何事情都希望以自己为出发点,认为自己就是“最强的”。
比如说,一些孩子会倔强地想要自己吃饭,爸爸妈妈要是强行喂饭,孩子反而会不乐意。
但是,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段几乎无法完成自己拿勺子的动作,所以吃饭的时候几乎一半的饭都舀出了桌面;还有一部分孩子吃饭的时候勺子对不准嘴,全给灌到鼻子里了。
爸爸妈妈看着心里焦急,于是便着急上手,孩子见势立马哭闹表达不满:他只是想要自己吃个饭证明自己可以,但是自己又做不好。
“逞强”是这个阶段孩子叛逆的一个重要特征。
家长应该怎么做?1.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
这个时候的孩子叛逆会哭闹,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委屈没有办法完整地说出来。2岁的孩子在表达能力上不是很完善,所以只能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教孩子学会一些词汇来表达自己。
比如说,孩子哭的时候,家长可以教孩子“委屈”、“生气”这样的一些词汇,并教会孩子,下一次想哭的时候可以说“我现在很委屈”这样简单的语句。
家长一点一点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,孩子会形成一个好的习惯,遇事会先沟通而不是先哭闹。
2.满足孩子的需求
孩子想逞强,便让他逞强,只要没有危险,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时间和空间,满足孩子的需求。
孩子想自己吃饭,就让他自己吃;想哭就让他哭,等他安静下来的时候,家长再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。比如说给孩子一个抱抱,或者安抚孩子之后再给孩子喂饭,确保孩子不会饿肚子等等。
这个阶段孩子的需求其实比较简单,逐渐长大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之后都能够自行满足。
上小学前后的叛逆——压力这个阶段孩子的叛逆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幼升小,还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内容,还有就是来自家长所给予的压力。
小学阶段算是正式进入了一个学习“备战”的阶段,打好基础非常重要。
但是,这个阶段的孩子恰巧也是尊重需求和社交、安全需求逐渐交叉出现的阶段。
孩子的中心除了家人和家庭,
小孩好叛逆怎么办 孩子不去学校,厌学,叛逆,打父母,顶嘴,威胁父母怎么引导孩子改正这些坏习惯,习惯影响孩子一生,专业指导老师在线解答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,让你教育孩子轻松无忧!